广论之平议(连载64)----正雄居士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事实上,《中论》第24〈观四谛品〉原文是:【汝谓我著空,而为我生过,汝今所说过,于空则无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又在此二颂之前的二颂说:【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龙树一生以第八识弘扬中道,其徒弟是更有名、证量更高的提婆菩萨,继承了龙树的中道法门以后,更以第八识如来藏广破声闻僧的六识论邪见,使声闻僧的六识论无法立足,才会被声闻僧假藉外道名义加以杀害。《中论》所说的空义是指空性体性的阿赖耶识,有空性阿赖耶识则一切法皆能成就,反之则不成,无法避免种种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以及现量上的种种抵触,所以不能诽谤空性义的阿赖耶识非真实有。因为空性的真实义理甚深极甚深,凡夫、二乘以及钝根者皆不能了解,若为说之则必误会而落入常见外道邪见中,恐怕反而会断送他们的法身慧命,所以 世尊不为他们说1。而宗喀巴却把《中论》说的空性义理错解了以后还写在书中公告周知,他把月称所篡改的“若谁可有空”的蕴处界一切法空当成空义,说此一切法空能够建立四谛等,完全是强辞夺理,后当再作平议。

  注1 《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凡”是宗喀巴一类人,“愚”是不回心的二乘圣人。

  又《中论》第25〈观涅槃品〉及第26〈观十二因缘品〉,都是说明蕴处界的虚妄无实,都是空相;但未曾说此空相能建立生死、涅槃、十二因缘等法,反而是说能建立生死等法者,必俱因与缘。如〈观涅槃品〉偈颂中说:

  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

  若诸法不空,则无生无灭,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

  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

  前四句即是破斥主张一切法空者,中四句是破斥主张蕴处界诸法不空者,前是断见,中是常见,恰好都是密宗中观应成派、自续派等无因论性空缘起假中观的主张。后四句则是阐述真正的涅槃,谓无果可得、无处可至,本体如来藏永不断灭、所含的种子非常,无始以来从来不生、以后也是永不坏灭,这正是指阿赖耶识的中道体性,故说涅槃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即是涅槃。又如〈观十二因缘品〉中说:【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随行堕六趣。以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以有识著故,增长于名色。】正是破斥应成派假中观等人落入名色中,把名所摄的识阴及识阴我所的淫触认定为常住不坏的空性,把识阴所依的色身认定为常住法,才会主张乐空双运即身成佛,不离名色所生的三行,不免堕于名色中,生生世世都无法远离六道身;但应成派古今所有中观师都不知道龙树的《中论》是破斥他们的邪见,还引用出来扭曲而说,还以龙树的徒众自居。众生愚痴乃因阿赖耶识中含藏了无数无量的无明种,由于无明故而造作身口意行,由此三行故而贪著名色,死后必定要继续受生而取得名色,不可能证得涅槃,不免流转六道。因众生所造业不同,故阿赖耶识于六道中受持不同的色身,一一众生身中都有阿赖耶识,方能使其名色增长及老死。偈颂中所说的,起三行、堕六趣、受六道身、增长名色,都必须依阿赖耶识的无漏有为法体性方能建立,这些都是宗喀巴等六识论者所不知的。故说以阿赖耶识为因,所生一切法为缘,而得建立生死等法,不是宗喀巴等人推广的无因论的缘起性空所能建立的。

  《中论》第24〈观四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蕴处界一切法,是由阿赖耶识为因及诸法相互为缘而生,因、缘所生的诸法都无自性,无自性故空。为了向众生解说因、缘所生法无自性故空故,安立各种假名如眼、耳等等名字来称说。因此,因、缘所生的法必须以阿赖耶识为因,否则便成为无因论者,成为诸法无因而生,落入龙树所破的“诸法无因生”的过失中;或者犹如宗喀巴、释印顺主张诸法无因唯缘而生,又落入龙树所破的“诸法共生”的过失中,则都违背 佛所说的“有因有缘世间集”的因果法则,就成为戏论。又菩萨证得阿赖耶识,能现前观察蕴处界诸法虚妄无实,是缘起性空;再现前观察阿赖耶识离生灭二边,离垢净二边,离增减二边,离断常二边,与蕴处界诸法不一不异,故说为中道。所以《中论》才会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但是宗喀巴否认有阿赖耶识,为了圆其谬说而恣意篡改圣 龙树菩萨之《中论》意旨,譬如《广论》414 页说:龙猛菩萨之所许,谓依如此如此因缘,生灭如此如此众果,即应依此因果建立而求性空及中道义。如第二十四品云:“若缘起所生,即说彼为空,即依他设,亦即是中道。若非依缘起,是法全非有,故若非性空,全非有是法。”此说性空能遍缘起,莫故违说,凡因缘生定有自性。

  宗喀巴说“若缘起所生”,是他否认有阿赖耶识,因此故意避开龙树偈中说的“因”字,成为无因论的缘起法,落入外道“诸法共生名色”的邪见中,还想要栽赃给 龙树菩萨。更说依他起有生有灭之法为中道,而且还说是“龙猛菩萨之所许,谓一如此如此因缘,生灭如此如此众果,即应依此因果建立而求性空及中道义。”如此妄解《中论》,污蔑 龙树菩萨,未免太对不起圣 龙树菩萨,也对不起众多学佛者了吧!

  《广论》414~416 页接著又说:

  若谓无性之空,是就中观自宗安立,而缘起因果之建立,于自宗不善安立,便谓就他而假立者,非缘起义。如云:“若谁可有空,于彼一切成。”此说何宗许无自性,即于彼宗生死涅槃一切缘起,皆应理故。若尔,许空性宗生死涅槃如何成耶。答,一切诸法自性空者,是由依因缘生起之理,故说彼空,后当广释。故于此宗缘起成立,此成立故苦亦成立,苦依因缘缘起建立,若无缘起,苦不成故。若有苦谛,生苦之集,灭苦之灭,能灭之道,亦皆应理,故有四谛。若有四谛,则于四谛,知断证修亦皆成立。若有知等,则三宝等一切皆成。……言成不成,应知是说彼等有无。

  又前引《回诤论》之诤,龙猛菩萨明显答云:于无自性能作所作皆悉应理。《回诤论》云:“若法依缘起,即说彼为空,若法依缘起,即说无自性。”自释中云:“汝由未解诸法空义,故汝难云:‘汝语无性故,应不能破诸法自性。’然此是说,诸缘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无自性故。诸缘起法其性非有,无自性故。何故无性,待因缘故。若法有性,则无因缘亦应恒有,然非如是,故无自性,故说为空。如是我语亦是缘起,故无自性,无自性故说空应理。如瓶衣等,是缘起故自性虽空,然能受取蜜水乳糜,及能遮蔽风寒日曝。如是我语,是缘起故虽无自性,然能善成诸法无性。故说‘汝语无自性故,应不能破除一切法自性’皆悉不成。”此极显说,若有自性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定无自性,顺行逆返及无性语,而能作为破立等事。由依因缘,染净诸法生灭缘起与无自性随顺和合,固不待言,即此缘起,为达无性最无上因,当知唯是中观智者所有胜法。

  宗喀巴作结论说:“言成不成,应知是说彼等有无。”彼是空无则成立一切法,彼是有则不能成立一切法;宗喀巴此说,很明显的是堕空、有二边,成就断、常二见,不是中道。又月称论师说:“若谁可有空,于彼一切成。”宗喀巴即依之而说生死涅槃一切应理。宗喀巴说空成立则缘起成立,缘起成立则四谛成立,四谛成立则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能成立,知、断、证、修成立则三宝一切皆成。意思就是“空无能生缘起”,说一切法凭空而有,如同变魔术一般,压根儿不成道理。既然空无之中能生缘起无有道理,则空无之中能生四谛、三宝等更是不成道理。

  众生之所以会起烦恼,是由于阿赖耶识所含藏之无明业种现起,由于烦恼现起,众生才感觉有苦、乐、舍等受,能如实了知一切皆苦就是苦谛;阿赖耶识能集藏有情所造的一切善、恶、无记等等无明、业种,才有集谛;灭除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无明、业种,就是灭谛;透过修道灭除阿赖耶识中的无明、业种的方法,就是道谛;因此苦、集、灭、道四谛的建立乃依于阿赖耶识,不是宗喀巴等六识论者所说的无因唯缘论之性空缘起。再说世间有苦集灭道,则有修道人,修道人所修乃是修除阿赖耶识中的无明、业种,僧宝依此而建立;修道人要以何法修除阿赖耶识中的无明、业种,则有法宝建立;阿赖耶识中的无明、业种全部修除了,阿赖耶识已成为清净无垢,此时阿赖耶识改名为无垢识,就是佛地,就建立佛宝;因此佛、法、僧三宝的建立,也依于阿赖耶识,不是宗喀巴说的无因唯缘论的性空缘起。

  由此可知,宗喀巴对于“空”的知见极度欠缺,他根本就不知什么是空,什么是空相,什么是空性。因为,凡夫所说的空通常是指虚空,《俱舍论》说之为色边色,以无色法可显故须依附于色法之边际而施设为空,依附于色法而说有空,所以虚空也是色法所含摄,因无有物故于彼处作虚空想。佛法所说的空则有二:一、空相,是指蕴处界诸法,必双具因与缘才能生起,所生之法本无自性,终归消灭,说为空相。二、空性,是指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第八阿赖耶识,体如虚空无形无相,却含藏无量无边的业种、法种,能生一切法,是有其真实自在的体性,总说之为空性。若能如实了解空、空相、空性的意思,则圣 龙树菩萨的《回诤论》哪里还会有诤论呢?《回诤论》说:“若法依缘起,即说彼为空;若法依缘起,即说无自性。”很显然的,依众缘而起之法,是无自性,是空相,不能如宗喀巴所说:“诸缘起法即是空性。”那就大错、特错诤论不休了。

  宗喀巴又说:“诸缘起法其性非有,无自性故。何故无性,待因缘故。若法有性,则无因缘亦应恒有,然非如是,故无自性,故说为空。”那要宗喀巴不否认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生成之因,他所说的前半段“待因缘故”2 才能成立,缘起之法本是依因遇缘才能生起的。如果宗喀巴愿意相信佛菩萨为众生所开示之阿赖耶识的体性,他就能了解“则无因缘亦应恒有”,因为生命实相本然如是。盖阿赖耶识非因缘生、非自然生、本来就无生,法尔如是故,佛在《楞严经》已经说得很清楚。可惜宗喀巴就是不接受有阿赖耶识的事实,故他说的世俗蕴处界诸法生起是“待因缘故”,即成为无因唯缘的戏论。又以胜义法如来藏来说“则无因缘亦应恒有”乃本来如是,宗喀巴却说“然非如是”,则成谤法之语。

  注2 宗喀巴等六识论者所认知的“因缘”,其实并没有“因”而只是缘。

  宗喀巴又以瓶衣为例,说:“如瓶衣等,是缘起故自性虽空,然能受取蜜水乳糜,及能遮蔽风寒日曝。”瓶、衣等虽然是缘起法,但却不是无因而生的,乃是共业众生有此受用需求,而由共业众生之阿赖耶识为因,以及共业众生之阿赖耶识中各各所执藏的无明、业种、异熟种、等流种……等共业种子为缘,聚集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为原料,加上共业有情的工业明处,而有瓶、衣等物可用,才能领受取水及遮蔽风日等等作用,所以瓶、衣等不是无因唯缘就能生起,乃至山河大地等一切境相,也都是一样。

  宗喀巴说:“若有自性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定无自性,顺行逆返及无性语,而能作为破立等事。”此乃是错误的说法。凡是一切所生法,都必须具因具缘以后又由因与缘的和合才能出生,因与缘随缺一种,此法即不能成立。再说,不论现观世俗法有无自性,都必须依因待缘;即使现前观察胜义自性,也必须依因待缘。唯有阿赖耶识一法本来自在,不须相待于其他的因或缘;不待因缘的如来藏法及其所出生的一切法,不论顺说逆说都是正说;也唯有依于阿赖耶识而宣说的法,才符合因果法则,才能作破除或建立诸法等事,是诸无因唯缘的应成派等六识论者绝对不可能作到的事。因此,中观应成派诸愚痴者,必须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了知依因与缘具足和合才能出生染净诸法,诸法才有生灭缘起,才能与胜义自性及世俗自性随顺和合,才能称为胜法。

  第三目 有无二边

  《广论》420-421 页说:

  中论二十四品云:“若有见诸法,是由自性有,则汝见诸法,皆无有因缘。”又云:“若此不皆空,应无生无灭,则四圣谛等,于汝应皆无。”故谓若无自性余更何有者,显然未分苗无自性与苗全无二者差别,亦未能分苗有自性与苗芽有。故谓若有必有自性,若无自性则谓断无。若非尔者,何故说破自性正理,能破于有及生灭等。如是若时许有苗等,尔时便说有自性苗,若全无性说断无者,定堕二边,与实事师全无差别。四百论释云:“如实事师,若时说有诸法,尔时即说是有自性,若时无性,尔时便说诸法一切永无等同兔角。未出二边,故此所乐一切难成。”乃至未解月称论师所分,有无自性,与有无法四者差别,定堕二边,不能通达中观深义。谓以若无自性则全无法,于性空之空,全无安立因果之处,故堕断边。若许有法必许有性,则不能立因果如幻,实无自性现似有性,故堕常边。若达一切法,本无自性如微尘许,不堕有边。如是则于苗等诸法,非由作用空而为无事,有力能作各各所作,引决定智,远离无边。

  《中论》卷4 第24 品原文是:【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意思是说:“如果认为蕴处界诸法有决定自在体性的话,则诸法必定不须待因待缘而生,便成为诸法无因亦无缘即能忽然出生。……如此认定蕴处界诸法常恒不灭的人,则世间就没有造业这回事了,因为这是破坏因果律,是造作了作者与所作诸法实有的人,同时也是毁坏一切世间,万物都有生灭的事实。”所以圣 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蕴处界诸法是因缘所生,不是常恒不灭的法,主要是在破除常见外道之邪见。而意识既是蕴处界诸法之一,当然是因缘所生的法,不是常恒不灭的。然而,宗喀巴在《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中,却把意识当作生死流转的主体识而定义为“结生相续识”,主张意识是常住不坏的心,把意识当作染净法的根本,这不就是很明显的在破坏世间因果法则了吗?不就是很明显的说明宗喀巴是常见外道了吗?宗喀巴岂不是和圣 龙树菩萨唱反调吗?他竟然还说是“解释龙猛意趣”,岂不成了笑话!

  《中论》卷4 第24 品又说:【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意思是说:“假若三界世间之一切法不是无常而空无所有,而是有其自在性的话,那么世间就应该没有生灭法,若世间没有生灭法,那也就没有四圣谛可说。”为什么呢?因为集谛是苦谛生起之因,因此集谛是前所造因、苦谛是后感得果;又灭‘苦、集谛’名为灭谛,能达到灭谛的方法名为道谛。因此,道谛是前因、灭谛是后果;如是四圣谛有因有果。假若世间诸法无生无灭,就不会有因果,不会有四谛,没有四谛则世间就没有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这回事了。但佛法既不是常见也不是断见,因此圣 龙树菩萨说世间蕴处界诸法皆空,但还是有一个不空而又非三界有的真实法─如来藏─存在,不是一切法空;若认为三界一切法空而没有一个非三界法的空不空如来藏,那就成为断见外道了。然而宗喀巴却主张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这就很显然的证明宗喀巴是断见外道。

  以上概略分析宗喀巴等无因论者所见世间法是有或无,都是双俱常断二见的。如果是转依如来藏的实义菩萨就不一样了,不论说世间是有、是空,就如《中论》卷4 第24 品所说一般,是直指真实中道体性。因为菩萨所见一切世出世间法,全都是阿赖耶识所生所显,所以阿赖耶识一法函盖一切法,当然阿赖耶识与一切世出世间法不一不异。所以佛菩萨开示说:见阿赖耶识即见一切法,见一切法即见阿赖耶识!诸实义菩萨所见一切法非因缘生、非自然生,都是阿赖耶识妙真如性。又实义菩萨所见阿赖耶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作,无作者亦无作法,无因亦无果,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一切无所得故;一切法亦复如是,因此说一切法亦无生无灭,如果否认有阿赖耶识,即是否认一切法的无因论者。

  宗喀巴落入常见外道的六识论中,因此误会《中论》的意旨,他完全在世间法五阴上打转,完全落在世俗空有之诤中,凡有所言皆不及第一义谛。譬如宗喀巴责难主张“若无自性余更何有”的人,而说“显然未分苗无自性与苗全无二者差别,亦未能分苗有自性与苗芽有。”宗喀巴说“未辨别清楚无自性与无、有自性与有之间差别的人,一定会堕断常二边”,其实未辨别清楚的人正是宗喀巴自己。例如前举宗喀巴引月称之《四百论释》所作说明:“四百论释云:‘如实事师,若时说有诸法,尔时即说是有自性,若时无性,尔时便说诸法一切永无等同兔角。未出二边,故此所乐一切难成。”这是六识论者月称论师不懂依于阿赖耶识而说一切法非有非无之中道体性,才有此错误的认知。其实,若不依于非空非有之阿赖耶识中道体,而论或有、或无、或有自性、或无自性,都属于意识层面思惟所得而非亲证般若,必定是堕二边的。宗喀巴主张一切法无自性,说诸法缘起而有,正是如牛有角而说有,堕于有边;他又说诸法毕竟空,正如依牛有角而见兔无角,因此而说无,又堕无边。也如同其自说:“若达一切法,本无自性如微尘许,不堕有边。”而他说的不堕有边,却正堕于无边。又说:“如是则于苗等诸法,非由作用空而为无事,有力能作各各所作,引决定智,远离无边。”他说的远离无边,却又正堕于有边。因此,这类不依阿赖耶识而说有说无的无因论之论调,于世出世间因果法则,都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