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心经密意》摘录


心经密意--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

平实导师讲述

自序………………………………………………………………………………1
引言………………………………………………………………………………2
第一章 心经在说什么? ……………………………………………………1
第一节 说众生心故名心经 ………………………………………………3
第二节 说菩萨心故名心经……………………………………………22
第三节 说佛心故名心经………………………………………………31
第四节 说种种心故名心经……………………………………………42
第五节 心经是般若诸经的精华………………………………………44
第二章 心经与解脱道之关系 …………………………………………………58
第一节 解脱道之意涵…………………………………………………58
第二节 出三界生死……………………………………………………60
第三节 无余涅槃所灭之我……………………………………………65
第四节 解脱之意涵……………………………………………………80
第五节 大乘二乘解脱之异同…………………………………………86
第六节 心经与解脱道之关系…………………………………………90
第三章 心经与佛菩提道之关系 ………………………………………………99
第一节 佛菩提道之意涵…………………………………………………99
第二节 修证佛菩提智之法门即是佛菩提道 …………………………111
第三节 心经与佛菩提之关系 …………………………………………115
第四节 中观之层次差别 ………………………………………………119
第五节 心经所说如来藏是外道之神我、梵我? ……………………131
第四章 心经与禅宗祖师公案之关系………………………………………163
第一节 禅宗公案之宗旨是什么? ……………………………………163
第二节 禅宗公案是从哪里来的? ……………………………………164
第三节 禅宗公案有深浅差别 …………………………………………170
第四节 心经与禅宗祖师公案之关系 …………………………………195
第五节 八九十识之差别 ………………………………………………198
第五章 心经之密意…………………………………………………………205
第一节 观自在菩萨之密意 ……………………………………………205
第二节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之密意 …………………………………214
第三节 度一切若厄之密意…………………………………………222
第四节 五蕴即是空、不异空之密意 …………………………………226
第五节 是诸法空相之蜜意 ……………………………………………229
第六节 菩萨心无罣碍之密意 …………………………………………243
第七节 三世诸佛依般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密意 …………………250
第八节 心经之密意 ……………………………………………………254
附录:群疑解析(现场问答纪录:以纸条提出问题) …………………………257
跋………………………………………………………………………………305

自序

本书之缘起,乃是由于本会之台南共修处成立,于开课之前,应台南地区同修之建议,而前往演讲,并加以录音,然后由章乃钧老师直接于计算机中打字成文之后,再由本人将口语理顺,只作少数文字之修改,消除掉重复之口语,而不作大幅度之修改,以保持演说当时之景况,以如是原则而润饰之。

《心经》为中国地区极为流行之短文经典,甚至在尚未学佛之家庭中,亦常可见之。亦有极多家庭,将《心经》请人书写工整,裱褙装框,悬之中堂,作为避邪之用,或作为装饰之用。是故《心经》在中国地区之流传极为广泛,可谓为家喻户晓之经典也;乃至道教中,亦需以之为课诵及法会上常用之经典。

然而,正由于流通之极度广泛,而诸方宣讲《心经》者又多误说、误解,是故误导众生之现象极为严重;以是缘故,本会中有诸同修强烈建议,要求平实宣讲《心经》之真实意旨,以利众生。然因观察缘犹未熟,故暂置之未讲。今以台南共修处之成立故,彼处之亲教师 法莲法师,邀请平实前往共聚,并请同时宣讲此经,共襄高举义旗弘法度众之胜举,将来整理成文,以利今时及后世末法众生。如是邀请,非为自身,乃为成熟众生、住持正法而作;于事于理,求应可在,是故闻言当时随即承诺宣讲。

由于《心经》之宣讲,古来已多,今时诸方批注亦极多,乃由法莲法师提出希望宣讲之方式与内容,希望别出心裁而宣,并由其决定主题为《心经蜜意》,副题为:《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如是名义内涵,而为大众宣讲。

鉴于今时诸方大师之误解佛法极为严重,印顺、昭慧、传道、星云、证严法师…等人,复又将《心经》所说之如来藏真实心,横加否定,广作极多扭曲佛意及扭曲菩萨论意之说,是故此书之出版,正合时节因缘。

云何平实作是说耶?此谓今时台湾印顺法师及四大法师…等人,已将《心经》之真实义,与第八识如来藏如以分割为二,往往称言『真如别是一心,如来藏别是一心,非是同一心。』又多称言:『阿赖耶识是妄心,应该灭除,真如才是真心;只要能将觉知心修除妄念,常住于一念不生之境界中,即是真如,即是佛性。』

如是误会佛法真实义,擅自如以分割,导致佛教三乘菩提之正法出现支离破碎之现象,令末法众生无法把握佛法之内涵,更无法实证般若实相中道智慧,乃至亦无法修证粗浅之二乘菩提--解脱道。是故此一《心经密意》之出版,自有其时代意义,能改正以往受诸大法师所误导之邪知邪见故,能修正三百年来对《心经》真意之妄说谬传而积非成是之谬见故。若得修正原有之邪知邪见,则此世证悟佛菩提,便有希望,便可远离凡夫恶见与二乘之愚痴,对于正法之长久住性及今时后世学人之证悟心经密旨,皆有极大意义。今幸有人整理成文,得以出书,令诸末法大师与后世学人,同受其益;即以原讲题目作为书名,略叙此书出版缘由,即以为序,如是出版之。

佛弟子 平实 谨识
公元二00二年寒露序于喧嚣居




第五章 心经之密意

第一节 观自在菩萨之密意

接下来讲《心经》的密意。听到我要讲《心经》的密意,大家耳朵就尖了(大众会意的笑了起来)。今天我会把《心经》的密意讲出来,但是你如果还没有破参的话,照样是听不懂的;实际上,我从昨天开始,早就已经告诉你了。佛菩提道的深妙,就妙在这个地方,决定性的声闻无学圣人也是听不懂的。

大乘别教中的七住菩萨,虽然还未进入初地,但是当他宣讲佛菩提的时候,当他宣讲般若的正理时,二乘菩提的证果者:阿罗汉、辟支佛都听不懂,这就是佛菩提的深妙处。

因为它和解脱道的修证不同,它是佛菩提道,却又函盖了解脱道。七住菩萨迟早会知道阿罗汉所证得的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里面的境界,即使悟后没有人指导他。但是阿罗汉却始终不知道七住菩萨到底悟个什么?般若究竟是什么?他们永远都是不知道的!除非回心大乘参禅而证悟。

二乘菩提只修证解脱道,极果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果,果报就是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他们虽然已经可以出离分段生死,却无法断尽变易生死,所以不能成佛。现在有很多人学著印顺法师那帮人,以解脱道的理论,来宣说佛菩提;他们认为只要证得解脱道的第四果,就是跟佛一样了,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佛菩提可说;所以他们认为解脱道的修证就是成佛之道,所以主张:现观一切法缘起性空,就是修证成佛之道。所以就用解脱道的缘起性空法,来解说佛菩提道,来解说成佛之道。如果成佛之道,真的是像他们所说的只须修证解脱道,如果成佛之道真的是只须修证解脱道,那么,应当如来在世的时候,就是有多佛住世了,也应该大迦叶……等尊者们,都可以称之为佛!

但是如来终究不曾授记那些大阿罗汉们是佛,但是如来所说的成佛法道却不是像他们那样说的。如果证得解脱道时,就是成佛,那么阿罗汉们也应当就是佛;但是佛世尊入灭后,为什么没有一位阿罗汉敢以佛位名义而出来领导全部的僧团?为什么如来不说他们证得解脱果时也是成佛了?

假使般若就是印顺他们所说的一切法缘起性空,那么般若的法义就和二乘菩提所修证的解脱道完全一样了,那么大乘菩提与二乘菩提之间,就应该只有一个差别了:舍寿时如果必入无余涅槃的话,那就成为声闻阿罗汉;舍寿时如果不入无余涅槃,而发愿再来人间受生、以利众生者,就成为菩萨;那就不必修学般若与种智了。应该如是。但是四阿含诸经中,如来终究不曾这样宣说,只说:断尽我见与我执时,就可以成为阿罗汉,断分段生死,可以不再来三界中受生死,终究不说这样就是成佛了。

所以,成佛与否,不在解脱道的修证上来说,而在是否增修般若,而在是否亲证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一切种智;不在是否证得解脱道的果证上说。所以,绝不可以只将解脱道的修证,来作为成佛之道的修证法义,而是必须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

而佛菩提道本来就已函盖二乘菩提所修证的解脱道,只是佛菩提难修难证,因为很深细的缘故,所以修证的时劫特别长久,因此如来怕大家畏难而退心,所以将佛菩提道中的解脱分段生死的法道析出,先行为有缘众生宣说,使他们先证得解脱果,自知自证已出三界生死了,生起信心了,才为大家宣说佛菩提道的内容。所以,佛菩提道函盖了解脱道的法义,所以阿罗汉、辟支佛所修证的解脱道,只是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份而已。

所以,在四阿含诸经里面,如来不说佛菩提道,只是偏说二乘菩提所修证的解脱道;而将佛菩提道留在大乘的般若系列诸经中方开始宣说,并且不是具足的宣说,而是留在第三转法轮的唯识如来藏系列的方广诸经中,方才具足宣说。如是事实,可以在三乘诸经中获得证实,如今阿含、般若、唯识如来藏系等三乘诸经都还存在,都还可以检校,不是我个人可以妄说的,不是我个人可以只手遮天的。

但是,这个正理,已被印顺法师他们曲解到极为严重的地步了,所以现在有一些人,依据印顺法师的错误见解,并且自认为已经证得初果乃至四果的学佛人,一直以解脱道的二乘菩提来解说成佛之道;这些人,可以说根本就不懂佛法的三乘菩提正义,这哪里是大乘中真正开悟的圣者?却敢说他们已知已证禅宗的明心见性功德,却敢说他们能使人亲证初果乃至四果等等,其实根本连我见都还没有断,都想要以清净无染的觉知心去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都是凡夫异生的妄想罢了,连自己所标榜的解脱道的正理,都还没有弄通呢!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法莲师很慈悲的要求我宣讲《心经》与解脱道的关系,要我宣讲《心经》与佛菩提道、与禅宗祖师公案的关系,来厘清这里面的内容差别,来利益今时学人,利益后世学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来讲《心经》:

『观自在菩萨』的密意,就是在讲:真心与妄心和合并行,也就是宣示:欲界的众生是八识心王和合在一起来运作的,能够如此现观的人,就叫做『观自在菩萨』。请问你们:『观自在』这三个字所讲的境界,有没有能观?有没有所观?(大众答有)是有嘛!如果没有能观的心,怎么叫做『观自在』?但是,能观的心却不是自在的,而是以我们这个能观的心,去观照到另有一个本来就自在的心;找到了本来就自在的心,而能够这样现前观行的菩萨,就叫做『观自在菩萨』。

当你找到第八识之后,你可以随时随地现前观察:我有一个自在的心,这个自在的心呢,当我怕死怕得要命的时候,祂都不怕;当我兴高彩烈、高兴得要死,譬如忽然中了十几亿乐透第一大奖,你高兴死了,可是祂仍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高兴;祂既没有生气,也不会欢喜,祂始终是无动于衷的,始终是自在的。如果是会高兴、会讨厌、会思量的觉知心、作主心,一定是不自在的心;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别人称赞你一句,你就高兴了,你随著人家的语脉转去了嘛!如果是会高兴的觉知心,那人家骂你一句时,你也一定会生气的,还是又随著人家的语脉转去了嘛!像这样子,怎么叫做自在心呢?

如果是绝对不会高兴,也绝对不会生气的心,从来都不动的心,那才算是真的自在心;这个心啊!不管你怎么样,祂始终就是如如不动,始终都是无所住的;在如如不动当中,祂却又不断的在运作--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叫做自在的心!那么『观自在菩萨』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菩萨现前观察到有一个本来就自在的这个心,这个本来自在的心,和觉知心的我,和思量心的我,和能观察的我同时存在。能够这样现前观察的人,就是『观自在菩萨』。

为什么玄奘大师不把它翻译做『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为什么不这样翻译呢?因为《心经》所说的这种菩萨境界,并不是用在观察别人身上嘛!『观世音』是要观察世间众生心声的,但是『观自在』却是要观照自己的自在心欸!可以现前观察自己的真心本来就自在,这才是『观自在』的真正意旨啊!

可是,当年我过了牢关的时候,我却作了一个对子:『真心清净,不观自在。倒驾慈航,常观世音。』因为张老师送我一幅大陆的不知名人士画的白衣观音图,我把祂裱起来,心想左右应该有个对联,所以就拟了上下联,请张老师帮我写好,我就把它跟观音圣像一起悬在我家佛堂壁上,上联就是『真心清净,不观自在』。大家都说『观自在』我却说:『你就是不去观祂,祂也是自在的啊!』

我这个对子所说的自在,却与刚才所说的自在不同意思;是说祂不必依靠任何他法,就可以自己存在,所以才能永不灭失。意根末那识,得要依靠这个第八识真实心,才能存在及运作;意识知觉性,得要依靠意根、五色根、第八识心、法尘,才能生起现行存在,祂不能离开这些法而自己存在,所以都不是自己本来就在的心。

但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祂才不理会你有没有在观看祂;不管你观不观祂,祂始终都是自己存在不坏的,所以说祂才是真心。而祂本来就是清净性的心,不管你去不去观看祂,祂一直都是清净自在的,所以说『真心清净,不观自在』。这个心的自在的意思,是说祂都无所谓,都随缘应物,祂很自在。而我所说的自在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说:祂本来自己就在,都不必依靠别的法而存在,这就叫做自在。所以我说:『真心清净,不观自在』。

第一次进到我家佛堂的人,看了这幅对联就问说:『你怎么这么讲?怎么会『不观自在』?人家都讲『观自在』,你怎么讲「不观自在」?』我说:『就是不观自在!』因为你去观祂、祂也是自己本来就在,你不去观、祂也还是自己本来就在。

然后下联是『慈航倒驾,常观世音。』这上下联是分从理体及事相上来说的。理体是『真心清净,不观自在』,从事相上的另一面来说,则是:观世音菩萨祂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回来做菩萨,来拥护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祂是倒驾慈航,常常要观听 娑婆世间的众生心声;众生是这么痛苦,所以观世音菩萨总是在观察要怎么救他们。这个就是观自在跟观世音的真正意思,一个是从理体上说,一个是从事相上说。

如果再要从理上来说观世音菩萨,而不是从观世音菩萨在救度众生的事相上来说的话,也可以这么说:菩萨的理体就是自心如来藏,祂可以观听五阴众生的心声,丝毫都不会遗漏,所以称为观世音菩萨。真悟的人,听了我这一句开示,都会认同的;但是悟错了的人,大部份人会误会我这一句话的意思。

那么!这样一来,『观自在菩萨』的密意,就已经告诉你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也有妄心,妄心是了知及思量性的七转识啊!真心就是第八识啊!这样真妄心和合运作中,本来自在的那一个心才是真心啊!能观的心永远都是妄心啊!

在三乘佛法中,所有的经典都说真心离见闻觉知,既然是离见闻觉知的心,祂当然就没有证自证分,当然就不可能会返观自己,所以佛说这个真心时,这样开示:『如刀不自割,心不自见心。』所以自在的心是从来不了知自己的,绝不是六尘中了了分明的觉知心啊!既然从来都不返观自己,怎么能观祂自己是自在?或者不自在?祂怎么能观这个见闻觉知的心自在不自在?所以祂是被观的心,不是能观的心;能观察的心是知觉性的妄心,用我们能观察的知觉心,来观察到这个离见闻觉知的永远自在的心,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了!




常有修学原始佛法者--修学解脱道而未断我见之人--作如是不解真实义之说:『自古以来常有大乘与小乘之争。』又言:『大乘法是质变后的佛法,与阿含经典所说不符。』又言:『解脱果成就,证得第四果时,便是已成佛道。』

然而如是言,实有大过。所以者何?谓如是等人,不知解脱道之正义,亦不解佛菩提道,不解成佛之道,亦不肯承认自身不懂成佛之道,不肯承认自己所知之佛法属于欠缺佛菩提道之残缺佛法,由是故作诽谤大乘佛法之言,乃言:『大小乘之争。』乃言:『大乘非是原始佛法,大乘是原始佛法质变后之佛法,非是佛口亲说者。』

然而实际本质上,绝非大小乘之争,实是小乘凡夫与大乘圣人争执也;大乘贤圣未尝与小乘中诸凡夫人争也,唯是宣说如实之大小乘佛法尔;若所说是如实语者,则非是争也。今观小乘凡夫所言『大乘与小乘争』,观其所说成佛之法者,则皆虚妄不实;若所说虚妄不实者,则是与人争,非是他人与之争也。

大乘菩萨虽亦修证解脱果,然而却以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为依归,以佛菩提智之一切种智为主修。小乘人则唯从事于解脱道之修学,不修证大乘法中之般若;是故,小乘之极果为解脱果之第四果,而大乘法之极果为成佛,非唯亲证小乘罗汉所证之解脱果而已,其解脱果之修证,更有二乘极果者所不能修证之处也,何况大乘佛菩提智之一切种智?是故,诸 佛由有一切种智故,得名为佛;小乘罗汉虽然同证解脱果,然唯有解脱果一切智之十智,不具般若智之总相智与别相智,更不具一切种智,所以完全不通般若;而其解脱果之修证上,亦未断尽习气种子随眠,是故二乘圣人不得称说为佛。菩萨有已证声闻果之十智者,亦有未证声闻果之十智者,然于成佛之前,悉皆必证般若智,亦悉皆必证解脱果一切智之十智,解脱证境同于二乘决定性人。

由是缘故,佛取灭度之后,诸阿罗汉终究无人能号称为佛,终究无人敢自称已成佛道,或由尚未证得般若慧故,或由尚未成就一切种智故。彼诸未解佛法之人,不知此义,便道阿罗汉所修证之四果涅槃成就时,即名为佛;便谓成佛之道即是修证解脱道,便向大众倡言:解脱道成就时,即可了如实相,即可成佛。皆是未解佛法之人也。

是故,三世一切佛,皆非因神通而成佛,皆非因种种禅定上之三昧而成佛,皆非独因解脱道之证量而成佛;三世一切佛之所以能成就究竟佛果者,皆因一切种智而成佛也。若人不解如是正理,而坚决主张修学解脱道可以成佛者,斯人名为小乘声闻法中之凡夫也;一切阿罗汉与辟支佛等二乘圣人,皆不敢否认余所说斯言也;唯有小乘法中,未证声闻果而自认为已证声闻果之凡夫,方敢否认之。

亦有人随从现代禅修学,后来离开,便编集阿含诸经中佛语,自以为能令人亲证初果。然观其所言,仍是堕于意识境界中,未断我见,未入预流之中;是故常倡言:应离贪瞋痴而活在当下。正是意识心境界,以意识心为常住法,未曾断得我见与我执也。又言亲证解脱果之初果或四果者,即能亲见本来面目,即能了知《心经》所说意旨。亦有法师随于如是虚妄知见,而在电视上弘法,如是类人,皆是不解声闻解脱道之凡夫也;于声闻解脱道尚且不知,尚不能证解四阿含诸经真旨,何能稍解大乘佛法般若之旨?然而众生无智,岂能知其底蕴?乃更随之倡言原始佛法如何若何,实皆不能了知原始佛法之真旨也。

原始佛法四阿含诸经中,皆是偏重于声闻之解脱道而说;于大乘法,凡有所说者,皆唯一二句语便轻轻带过,不作解说,只是成褫(ㄔˇ)二乘涅槃,令不堕于断灭见中而已;然于二乘所证之解脱道,则作极其详尽,而且不断重复之宣示。由是缘故,可知原始佛法者,乃是偏重解脱道之修证者,涉及大乘佛道之法句极为稀少。是故,阿含诸经中固然已曾宣说大乘法义,然皆是求证解脱道而不欲堕断灭见时所必须了解者,是故所说大乘法极寡。于四阿含中,亦未细说无余涅槃之本际,只是一语带过,说有本际。纵使杂阿含之《鸯掘魔罗经》中曾明说如来藏义,令二乘涅槃不堕于断灭见中,然亦只说总相,而不说别相及种智,唯于大乘方广经中,方才细说之。由此可证:四阿含乃是专属于二乘法义之解脱道经典。

然而欲成佛道者,必须修证佛菩提;佛菩提则是般若实相之中道观行,以及超越中道之常乐我净诸 佛境界;如是般若之亲证与内涵,如是一切种智之亲证与内涵,皆非不回心大乘之诸大阿罗汉所能知之、所须知之;是故大阿罗汉永不能称之为佛,是故要待回心大乘进修般若,要待亲证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要待发起般若慧之后,进修别相智与一切种智,至于究竟圆满时,亦已断尽一念无明之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时,方得究竟成佛。

是故诸大阿罗汉,闻佛宣说佛菩提之正义时,懵然无知,不知所趣;是故诸大阿罗汉,闻维摩诘居士说般若之总相与别相法时,个个襟口默然,不敢作声,意在此也。如是,一切种智能成佛道之正理,初未曾见四阿含中具足说之,未见四阿含中说其次第与一一内涵,亦未见诸不回心之大阿罗汉能了知如是正理,是故阿含所言唯是解脱道,不涉大乘成佛之道,故名原始佛法。

原始之义,谓尚在雏形,故名原始。今观四阿含所说者,唯在涅槃解脱之道,唯在断除分段生死之现行,而不断习气种子随眠,亦不涉大乘佛法中之深妙般若;有时偶一言之,皆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不作分说;是故得名原始二字,所说大乘法义言句,皆是唯有雏形故。其余大乘佛法中所说之般若真旨,要待第二转法轮之般若系列诸经分说,是故诸大阿罗汉初闻佛说般若之时,个个闻之不解,唯有须菩提深知其妙义。一切种智之增上慧学,则要更待第三转法轮时,于如来藏系诸唯识方广经中方说,非是原始佛法之四阿含诸经所说者也,亦非是第二转法轮之般若系列诸经所说者也。

是故二乘菩提法道有具有同,非可等视同观也;是故四阿含名为原始佛法,原始者以非究竟故名,原始者以非具足善妙故名,原始者以尚非具足圆满法界实相妙义故名,由是可知四阿含之名为原始佛法者,其来有自也;凡我佛门学人,于此原始二字,当如其义,而后能知三转法轮诸经所言佛道之次第也。

由是缘故,大乘证悟之菩萨众等,如实宣说般若正理时,诸小乘阿罗汉不敢多所言语;由是缘故,维摩诘大士以居士身示疾,彼诸大阿罗汉悉皆不敢衔(ㄒㄧㄢˊ)命前往探视;由是缘故,诸不迥心之大阿罗汉等人,皆不能了知《心经》之密意,闻之茫然,皆因此故也。由此可知佛在世时诸大阿罗汉,虽已具足亲证解脱道之极果,然亦皆知自己尚未成就佛道也。然而时至末法,南传北传小乘佛法中人,已难可得见证果断结之人,乃至初果人亦难可见;多属凡夫知见,而自以为已经证圣断结,便敢狂言修证解脱道即可成就佛道,便对菩萨如是所说般若与种智之正理,提出质疑,谓为大乘与小乘之争,妄谓修证解脱道者能成佛道,真乃井蛙之鸣也。

实际观之,菩萨绝无所争,所说皆是如实理故,所说乃是般若实相之正义故;唯是彼诸南传北传之小乘行者,尚未亲证解脱果时,处在凡夫位中,而不自知尚在凡夫位中,是故不能忍于菩萨之如实说,便指责为菩萨与之争,便指责菩萨故意贬低二乘解脱道法门,便指此为大小乘之争。若究其实,唯是彼诸小乘凡夫之出而争执,菩萨与其无所争也,唯是宣示事实尔,唯是宣示佛菩提之正理尔。今时若有真阿罗汉住世者,闻余言时,必皆不敢复作异言也;唯有小乘法中之凡夫,方敢谓余与之争也。

何故言阿罗汉必不与平实争?谓今时若真有阿罗汉者,必知平实所言解脱道之义理正真;亦知平实所言般若妙义,皆非彼等所能了知,故知自身之尚未能知《心经》所言妙义也,故知自身尚未能证佛菩提也,是故彼等阿罗汉必定不与平实争。彼等闻平实所说已,纵因习气未断而有不悦,亦不敢稍置一语,唯有默然受之。然今时台湾及大陆之二乘法中凡夫行者,以凡夫身而谬称证果,不知自身实是因中说果,不证解脱道之正义,更不能知佛菩提之三智深妙正义,仍将平实所作如是言语,指为大小乘之争。此乃今时与后世二乘法中之凡夫行者,永远不能免除之过失也。

小乘声闻阿罗汉,如果发愿再来人间而度众生,只能成为大乘通教之四果菩萨,终究不能成为大乘别教中之圣位菩萨,尚不能入别教第十住位故。不回心之阿罗汉,畏惧生死苦,所以在世时虽亦努力度化众生同证解脱果,但是舍寿时必取无余涅槃,不再受生于三界中而利众生,不复进求成佛之道;如是之人,永无可能成就佛道,故说斯人佛菩提种已灭,所以大乘经中说之为焦芽败种;此乃谓其佛菩提种,非依解脱道之种子而说,乃依佛菩提种子之毁坏而说,亦非依解脱道之真修实证而说也。

是故,大乘佛法兼含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小乘佛法则唯有解脱道,并无佛菩提之法道;蕴处界…等法缘起性空、一切法空等理,唯是解脱道,不涉佛菩提故。但能断除我见与我执,彻底否定意识心自己,彻底否定时时思量之意根自己,即可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苦,永住无余涅槃境界中,而不知不证般若正义,永绝于佛菩提道之法,是故永远不能成佛,是故说其佛菩提种子已经败坏。

印顺、昭慧、传道、星云、证严法师……等人,根本不知如是正理,唯以解脱道之缘起性空、一切法空等二乘理,用来解说大乘佛法,妄谓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即是般若正理,故判般若为性空唯名,故谓大乘佛法唯是解脱道一法,别无如来藏可证,别无般若可证,别无佛菩提可证;便以解脱道之法理,而解说佛菩提;便以解脱道之修证法理,作为成佛之道所修之般若。如是印顺、昭慧、传道、星云、证严……等解脱道中之凡夫,认为佛法唯有解脱道一法,认为:不须亲证如来藏,不须进修一切种智,单只修学缘起性空之解脱道即可成就佛道。如斯等人,妄言成佛之道,去道远矣!

是故,十方三世一切佛,皆因深观法界体性而成佛道;法界体性者,谓众生本有之第八识如来藏也,一切法界皆因此心而得生起、而得建立故。一切佛皆因亲证此真实心,是故发起般若慧之总相智、别相智、一切种智,因此得成佛道故;解脱道亦是此一切种智所摄故,一切种智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故,由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法而成究竟佛道故。

是故一切人皆不得唯以解脱道之修行,而言可成佛道,现观佛教史上一切大阿罗汉及辟支佛,证得解脱道之极果已,皆不敢自认已成佛道故;现观一切(古今)二乘定性无学圣人,皆不能了知《心经》正义故,皆不能了知般若之总相智、别相智、一切种智故;唯除后来回心大乘而证入佛菩提者,而亦未能具足成就一切种智故。

今以《心经密意》之即将出版故,有感而发,乃作此跋,宣说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之真实义,辨正真相,欲冀今时后世有心大乘佛道之人,能了真正成佛之道,进求大乘深妙实相正理,此后免受彼等二乘凡夫行者之谬说所误。因造此文,以之为跋。

佛弟子 平实 谨注
公元二00二年十月十二日


回首页·目录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