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好!那我们开始。我们刚说这个众生相,事实上就我们一般人来说,还是可以有所了知。所以刘灿梁先生说:『我观不到的是众生相』,这是很特别啦。因为一般的凡夫也可以观察到,可是他说他观察不到,我就很难说为什么啦。所以他说『一旦观完后,种子受熏习了是寿者相。』这个也是很奇怪,为什么?因为我们说的寿者相,他说『老人家是寿者相』,事实上也太窄。我们是在说,寿者就是一期的生死嘛!我们都可以观察到,我们从五阴观察都有一期一期的生死,对不对?这就是寿者相。因为一般人就是落在这样的四相,所以不能解脱。所以这个就是四种相,是凡夫的事相上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从佛法的道理来说,它有不同的层次,可是这个比较高深的层次,要跟各位卖个关子,那个部分明天孙老师会补充。所以明天我们请孙老师来解说这个部分。

我们接下来看下面。刘灿梁说:『什么是心中众生?我们六识心、七转识,永远充满了狂妄、不善、嫉妒、恶毒。这种七转识叫众生,就是世间法的众生。』

我记得我上次也有说,事实上佛法要说的时候,事实上他要说完整,所以他这里就是说:七转识永远是充满了这个好像都是只是偏向恶的;可是我们说六道众生,不是只有三恶道,也有三善道。对不对?所以如果我们讲百法的时候,我们会讲到五十一心所里面还有善十一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善心所,所以我们成为人啊!所以我们才知道说,我们应该持戒,对不对?如果我们没有善心所,我们连持戒也不知道啊!我们既然能成为人,就表示我们有基本的善心,所以我们就知道不可以互相的杀害,对不对?可是动物就不太一样了,动物怎样?见面可能就要打架,对不对?因为那是畜生嘛!因为我们是人,人基本就是有基本的道德观,我们不应该互相杀害。所以七转识,虽然祂有很多的恶、不善,可是祂也有一些善法,这样的说法才完整,才是正确的。

然后他说:『六识心一念清净后,才可以找本来清净的八识心。否则你心都外放,六识心不清净怎么找八识心本来清净?』

没有错,心应该要清净。可以如何清净呢!可不是不三归依、不持戒法而可以说清净,那是不是应该要三归、要持守戒法才是清净?应该要这样才是清净,才能够说我可以止恶行善。如果不懂得戒法,那一定会随意乱作,乃至自己做错了都没有能力反省,因为不知道到底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所以修学佛法的智慧,事实上就是要了知是非善恶,而不是糊里糊涂的;如果糊里糊涂的那就不是智慧,所以智慧一定是明辨是非善恶,那才是智慧嘛!

可是我们看刘灿梁,虽然他嘴巴会这样说,可是事实上他都没有任何的方法,可以让他的随学者依于戒法而能够让他的心清净,乃至他盗法,他都不能自己反省;乃至他误导学人,他都不能反省;乃至他犯了法毗奈耶,这个法界里面很重的恶业,他都不能反省。这样怎么会有一念的清净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因为他的戒,根本他没有任何的戒行,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实证。所以我们上次也有跟各位说,六度波罗蜜最后的智慧,一定要有前五度作基础嘛!如果没有前五度,那是不可能说他能够断我见,能够实证如来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没有能力来一念清净,所以他连制心一处的定法也没有啊!初禅就更不用说。

我们接下来看下一段。现在是第16页『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依』--《六祖坛经》内文

刘灿梁说:『三归戒,到处受三归戒。』

《六祖坛经》说:『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

刘灿梁说:『法身空性,佛在何处?』

《六祖坛经》说:『若不见佛,凭何所归?』

刘灿梁说:『你看到佛吗?看不到,你皈依哪个佛啊?』

《六祖坛经》说:『言却成妄』

刘灿梁说:『这叫大妄语啊!』

这就是说,刘灿梁常常曲解六祖的真正意思。六祖确实是说『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依。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六祖确实是这样说。可是六祖说的意涵在哪里呢?六祖是要告诉大家说,在修学大乘法的时候,它有一个目标是应该去追求的。因为当时的北宗他们所证就是离念灵智,可是真正的禅宗所要实证的是如来藏,如来藏才是真正的佛啊!因为是成佛之所依嘛!所以六祖他的意涵是在说:如果要归依佛,应该找到自己的自性佛来实证,强调是要实证的这件事情。

可是刘灿梁就扭曲他的意思,变成说:不用三归依。可是我们要问问看,六祖有没有三归依?(有)有三归依嘛!六祖都有受三归依,那怎么可以说随学者或推崇者可以不受三归依呢?可以六祖受了三归依,而且他也受了声闻戒,那为什么他要这样说?那就是因为他是希望学人能够来实证,是这样子而已。可是不是为了要来推翻说,不要三归依。而且也有很多的说法,他是有一些问题。譬如说,有些人认为说,刘灿梁他们的随学者有的也会这样说,这个应该是刘灿梁他的说法,就认为说:『反正这个法就是本然存在的嘛,那佛陀说出来法之后,我们跟著学,所以这个法每个人都可以学,每个人都可以传的,哪有一定是谁的?』他的说法变成这样子。所以他认为说根本都不需要归依的。可是这样的说法是正确吗?不正确!而且也不符合六祖所说的意涵,而且六祖也是归依的喔!他也受声闻戒的喔!那我们来看看事实上在佛教里面,这个三归依的道理是什么?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事实上就有说到这个道理。在我们 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的第六辑也有详细的说。我们来念一下经文,然后来大约的来解释它的内容。因为这个部分,当时在整理教材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把它放进去,所以说可能要麻烦大家。我念一段,然后讲解一段,让大家容易了解。那如果大家想要详细的内容,可以看我们 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六辑里面就有谈到这个部分。这是〈净三归品〉前面有一部分,我们就先不讲它了,我们直接讲到重要的部分:

『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在这一段就先来定义说:什么叫作佛?什么是法?什么叫僧?祂说:什么是佛?能够说破坏我们的烦恼因,能够得正解脱的修行者,这就是 佛陀。所以 佛陀能够为我们宣说出种种的法道,来让我们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而且祂已经可以正受解脱,而且说究竟解脱,所以这是 佛。什么是法呢?就是能够去把烦恼把它破坏掉,作为把烦恼破坏掉的因,就是这个法。也就是说,一定有那个法性,这个法性可以把这个烦恼把它破坏掉,就是这个法,而且这个法是可以让人真实解脱的,这就是法。僧呢,就是禀受 佛陀所说的这个法,而能够破烦恼因的,而能够获得正解脱,表示这个僧宝是实证解脱的人,就这样来定义。在里面就有说,有人就会说『若如是者即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来出世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如来出已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 佛。』这里就说,有人就会产一个生疑问,佛陀既然是坏烦恼因的一个修行者,法就是可以让我们解脱,僧者,就是秉持这个,所以总的来说都是这个法,如果这样的话根本不要归依 佛,也不要归依僧,只要归依法就好啦,一个就够啦。因为既然都是法,那一个就够了,为什么要讲三归依呢?这就是刘灿梁他们所说的所落之处。对不对?然后 佛陀就说:『是义不然(不是这个道理啊),何以故?』因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确实这个正法是永远存在。这个解脱法、佛菩提道是永恒存在喔!因为那是如来藏的法性嘛!如来藏的法性可以建立器世间,可是也同样建立解脱,也同样建立了佛菩提。所以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也都是如来藏的法性啊!可是这样的法、正法的这些法性,虽然说永恒而存在,可是没有人可以分别,对不对?如果 佛陀不出来的话,谁能够分别?所以这里说,如来如果出现的话,则有分别。也就是说,这个正法虽然说永恒存在,一直都存在在那边,可是没有人可以分别啊!谁能够分别?只有 佛陀嘛!因为有 佛陀出现在世间,众生才能够跟著 佛陀的教导,才能够分别。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应该要怎样?别归依 佛。就应该感念 佛陀的教导,来归依 佛陀,来尊崇 佛陀的法语。佛陀说应该这样子才是解脱,我们就应该要信受;佛陀说应该这样子走才是能够实证佛菩提,最后能够成佛,我们就要怎样?归依 佛陀的言教。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跟著 佛陀的言教而解脱嘛!可是如果说不依于 佛陀,不归依 佛陀,不归依经典,不归依 佛说的经典,那就怎么样?他自己乱走,他不依经典,随意乱走,那能够走出解脱的道路吗?能够成就佛菩提吗?不可能嘛!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对于 佛陀要别归依,不能只是归依法,而要特别的来皈依 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从这个道理,是不是应该要归依 佛?要归依 佛。接著 佛陀又说:『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别当归依僧。』这是说,不管如来有没有出现在世间,譬如说,我们现在 佛陀不在人间,可是 佛陀还在不在?(在)在喔!那现在的教主是谁?(导师)释迦牟尼佛嘛,不是 导师啊!导师不是教主。释迦牟尼佛还在喔!因为我们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一样是三界六道,佛陀现在在色究竟天宫继续说法,祂是不是还在娑婆?还在娑婆嘛!那教主有没有换人?(没有)还没有喔!所以一贯道会说:『弥勒掌天盘。』好像说 释迦牟尼佛已经退位了,换弥勒菩萨当教主,不对!弥勒菩萨一定会等到未来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祂才会降生人间,那个时候才换弥勒菩萨成佛。那个时候才交接,现在还没有交接。现在 释迦牟尼佛为教主,然后 弥勒菩萨就在兜率陀天帮助 释迦牟尼佛佛弘化,然后度很多的弟子之后,遗法弟子,所以到时候弥勒菩萨因为祂有帮助 佛陀度化嘛!所以将来祂就跟 释迦牟尼佛的遗法弟子结很深的缘,每个都结缘,所以到时候就凭这样的因缘,就可以帮助 释迦牟尼佛的遗法弟子,能够获得解脱果。所以是因为这样道理,才是正确的道理喔!而不是 释迦牟尼佛退位喔。所以不管如来出世或不出世,这个正法是一直存在的。可是如果只是这样存在,是没有人能够承受解脱法,没有人可以承受、禀受正法的,因为只有佛弟子能够禀受正法。外道没办法啊!为什么?因为只有佛弟子说:『佛陀怎么教,我们就怎么信,所以我们能够禀受 佛陀的言教,来走解脱道,来走佛菩提道。』可是外道有没有办法,外道就不相信。我们刚刚已举例,刘灿梁你看那么多的言论,就表示他根本不相信 佛陀,他不归依 佛陀嘛!所以经典都随意乱说。就是因为佛弟子能够禀受 佛陀的言教,所以就应该别归依于,要特别归依,能够禀受 佛陀言教的僧宝啊!是不是应该要这样?(是)因为只有愿意禀受言教的僧宝,才能够安全的带领我们迈向解脱、迈向成佛之道。因为 释迦牟尼佛佛虽然是我们的教主,可是祂在色究竟天宫。为什么祂要躲起来在那边呢?因为祂要培养人嘛!否则的话,我们将来怎么成佛?如果诸佛世尊永远说:好!都是我来度化众生。祂都没有让我们自己试试看,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讲经说法?能够弘法度众?能够迈向成佛?所以 佛陀祂大般涅槃,在色究竟天宫里面,然后跟弥勒菩萨一起合作来协助我们这些遗法弟子,在人间学习怎么样当菩萨嘛!我们就因为这样子练习,也慢慢成为菩萨嘛!否则的话都是 佛陀跟弥勒菩萨永远永远住世,那我们什么时候练习?没有机会练习。没有机会练习我们什么时候成佛?就遥遥无期了嘛!所以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祂们不是不理我们喔?很多人像很多邪见者,譬如印顺他认为说:佛陀已经灰飞烟灭了,都不理我们啦,祂已入灭了。他这样说的,可是事实上不是。 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都还在我们娑婆世界,然后随时护念著我们。看著我没有没有跟随祂的言语,有没有禀受佛语?如果我们禀受佛语,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随时护念我们,因为我们是乖宝宝嘛!听话的嘛!对不对?听话的要不要特别疼他一下?(要)要嘛!就像我们小孩子也是一呀!特别乖、特别听话的、特别努力的怎么样?就跟心肝宝贝一样嘛!是不是?所以一定是怎样?是能够听从 佛陀教导的佛弟子,那就是僧宝嘛!我们就应该要特别的来归依这样的僧宝啊!这样才是能够随著僧宝,能够禀受佛语的僧宝,能够迈向解脱、迈向成佛之道啊!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应该要别归依僧。所以三归依是不是三个都要具足?(是)应该要三个都具足。不可以说:因为六祖在当时的环境里面的一个方便说,就执言取义呀!就是断章取义,就是扭曲他的意思,变成说不用归依,这样是扭曲经典,扭曲六祖的意思,也违背了 释迦牟尼佛的训示。所以真正的佛弟子一定要怎样?一定要信受佛语,特别这是《优婆塞戒经》,这是 佛陀亲口的言教,我们都应该要遵守,这样的话我们才是 释迦牟尼佛的乖宝宝,才是乖弟子。

然后这里面又说:『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表示能够如法来受持,就是僧宝。所有能够如实而听受佛语的,就是僧宝。所以这个僧宝还是有分:有实证的僧宝;可是也有还没有实证的,可是还没有实证照样是僧宝。所以不是说实证才是僧宝。像各位,我们都有很多法师,虽然还没实证,可是照样是听受佛语喔!听受佛语还是僧宝。

『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也就是说,有四不坏信,就是信受佛、法、僧三宝的清净,还有要相信戒的清净。所以佛法僧所说的一定还会涵盖戒的清净喔!能够这样子信受,才叫作四不坏信。所以这里说如果没有三归依,怎么可以说有四不坏信?所以很多佛法的义理,它是环环相扣的,而不是被割开的。

然后这里说『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所谓归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祂说,佛陀说,获得三归依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归依都具足的,一种是不具足的。可是不具足的照样是具足,照样得三归依。祂说什么是具足的?像我们归依佛法僧。可是有一种不具足,可是祂一样得三归,就是如来归依于法。就是 世尊,祂归依法就好了,祂不用具体三归,为什么?因为他超越一切的僧人,对不对?那祂要不要再去归依世间的僧宝?不用嘛!可是虽然 佛陀没有归依世间的僧宝,祂照样得三归依,为什么?因为祂就归依于法嘛!所以归依于法只有谁?只有 佛陀。那刘灿梁是佛陀吗?(不是)那他只归依于法行吗?当然不行嘛!因为他根本是外道凡夫而已。所以从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并不是如刘灿梁所说的那样子喔!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六祖他在这里所说的意思,他只是一种方便说,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他希望大家能够实证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说,把归依里面的归依佛,说应该要找到自性佛来实证祂,实证祂之后才叫作真正的归依。所以他的目的要谈的是什么?是实证。可是刘灿梁他没有这样说,他反而扭曲成说:那就不要持戒,不要受三归依。那就是扭曲了六祖的意思,因为六祖的意思是要来实证,可是刘灿梁也没有实证,所以他对《六祖坛经》,他也没有真正的信受。然后接著说:

《六祖坛经》说:『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

刘灿梁说:『好好地读经藏不要错用心喔!搞错了啊!』

《六祖坛经》说:『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归依他佛。自佛不归依。无所依处。』

刘灿梁说:『就那样讲的,皈依自己的如来藏嘛!自皈依佛嘛!你皈依哪个佛?』

《六祖坛经》说:『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

刘灿梁说:『皈依自己的如来藏三宝。』

事实上刘灿梁他常常在说,他还在说要皈依自己的如来藏,而不是归依到别人的如来藏,像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错误的。我们说如来藏,不是说我如来藏跟别人如来藏不一样,我们每个人如来藏是一样,所以是同一法身。这里要稍微说一下,一些人对同一法身也会产生误会。同一法身的意思是:大家的如来藏是相同;可是,不是同一个。如果大家是同一个,那表示我们是共同一个如来藏吧!所以有些人他对于『共』跟『同』他分不大清楚的。同一如来藏是表示:我们的如来藏是同样的,我归依我的如来藏,对于你的如来藏是不是同样要归依?同样归依嘛!因为法性是相同嘛!所以如来藏之间并不会区别有什么不同,因为如来藏的法性都相同,所以祂所运作出来的因果律则,就是完全相同。那归依自己的如来藏跟归依别人的如来藏,有没有一样?是一样的呀!不能在那里面再去分别,妄自分别啦!如果去妄自分别,那个如来藏跟那个如来藏好像有什么不一样,那就错解了如来藏的法性,表示他对如来藏的法性,他是不如实知的。所以说对于如来藏祂真正的相貌,他就不能理解,就产生种种的误会。所以刘灿梁他常常在说:『归依自己的如来藏』,那别人的如来藏难道不归依吗?那就不对了!所以刘灿梁他曲解六祖的方便的说法,对于 佛陀所说真正归依的正确的内容,他没有如实知,所以他会产生种种的误会。

我们接下来看下面一段,下面一段刘灿梁说:『我刚出来讲经说法的时候,讲错了一大堆!天天被人家诃,从台北诃到花莲,从花莲又诃到新竹,天天诃、天天骂,骂了好多年,那时我真的搞不清楚欸!干嘛骂我呢?我那么努力,没有错嘛?而且我那么努力去把所有的人的批注,通通抄来给你们了,没有苦劳也有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晓得是谤佛欸!错解法义嘛!自己也不知道,干嘛老是诃我?奇怪啦!到自己证如来藏才发现。』

可是他说,他证如来藏以后才发现,可是他是不是还在继续谤佛?还是继续谤佛。可是不能说这样叫作『没有苦劳也有功劳』,也不可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谤佛有功劳苦劳吗?不能这样说。因为他这个是恶法,哪有什么功劳可说?有什么苦劳可说呢?因为也有一些人,我们接触的时候,他就说:『我们刘老师很辛苦欸!南北奔波,很辛苦的欸!』可是那么辛苦,为什么要做出不如理作意的事情?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呢?那么辛苦应该对自己有利吧?那才是聪明人;既然那么辛苦,结果做的都是对自己不利的,而且是毁谤三宝的,是谤佛、谤法的,何必那么辛苦?何不把它转换过来,用赞佛、归依三宝、护持正法,然后持守戒法,回到真正的佛道修行来;如果真的对佛教有兴趣,那就回归正法嘛!何必一直念念不舍他自己一贯道讲师的身份呢?没有必要嘛!对不对?因为在一贯道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所以刘灿梁就是当了一贯道讲师二十几年,所以从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错解法义喔!可是为什么他说,自己证到如来藏后才发现?他没有证到啦!他是读到 导师的书啦。所以他所说的内容,他有很多的版本,我们到目前为止也搞不清楚他有多少个版本,到目前还在蒐集中,因为太多版本了。事实上他就是读了我们导师的书之后,他才有点清楚佛法大概在说什么。可是他又不能舍掉他原来一贯道所熏习的哪些内容,所以他就一直执著不舍。所以他以前谤佛,因为误会法义了。可是我们从这几天这样讲来阅读他的说法,我们可以发现说,他对于谤佛这件事情,还是没有终止,还是在继续进行。所以即使他把别人所说的法,全部抄来统统给别人,那照样是盗法喔!他原来的恶业照样是没有解除掉的喔!而且他在对他纽西兰的一贯道的道亲,事实上他以前都很鼓励人家多读 导师的书,对不对?可是后来转变了,对我们 导师就有很多的毁谤,而且他也让人觉得他也是悟者。因为他就读了 导师的书,就把导师的书念出来,就认为这东西就是他的证量,人家一听好像很正确,可是这个正确的部分是怎么样?是盗来的,是拾我们 导师的牙慧,我们导师的智慧从嘴巴说出来,他就捡一些牙缝里面的智慧拿出来展示一下,可是有些人就被这样迷惑了。因为如果一个人他真的有智慧的话,他所说的内容一定不会矛盾,最后他会怎样?他为了要让他的法义不矛盾,最后他只能全部回归正法,只要他有一分不回归正法,那一分就是产生矛盾,正法的威德力就是这样,为什么?因为正法就是跟法界实相完全相契,所以他不会有任何的矛盾。只要有一点点的矛盾,那一定没有回归正法。所以刘灿梁如果他要让两个东西同时并存的话,又要一贯道的东西,又要佛教的东西,他本身一定会产生矛盾性,他永远会被我们辩证。所以我们孙老师有说:如果他出书,我们也出书,如果他有什么样的错误说法,我们都会破斥。为什么?因为他误导学人非常严重。他常常让人误以为他跟我们 导师好像很熟悉的样子,老是称我们 导师老萧!老萧!可是我们导师从来不认识他。我们 导师是,我曾经在网路上,把他以前讲的录影,传给我们 导师:『哦!这个人喔!嗯!电视上见过。』是这样子哦!我们 导师从来不认识这个人哪!所以他的说法,事实上一直在转变,一直在变来变去。然后对我们 导师,事实上虽然获得一些法要,可是他对我们 导师,对我们同修会,事实上他也是为了评论我们同修会,也是有很多扭曲的说法啦。

譬如我们看看第29页,他有一些说法。第29页里面,昨天孙老师大概有说过,因为他就一些事相上面有一些批评。然后他(刘灿梁)说:『佛都没有那么严谨哪!』好像我们一些施设的有一些什么样的仪轨,他在作评论,我们先不说,那这个事情的情况是怎么样?我们来看看说,佛陀到底有没有很严谨?在《大般若经》里面卷427,(这个是我补充的,很短的经文)祂说:『若菩萨摩诃萨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说修行不远离者,我等于彼敬侍如佛。』这是 佛陀开示的。说如果有一个菩萨,他证悟了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而且如说修行不远离道了,那样该怎样?应该对这样的菩萨敬侍如佛。要尊敬他,侍奉他,就像对 佛一样。为什么?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归依僧嘛!因为这个僧宝他确实可以禀受 佛陀的言教,来带领我们走向解脱,走向佛菩提道嘛!而且这位菩萨他就是我们的大导师,对不对?那是我们应该要尊崇的嘛!所以事实上,在经典里面对于这样的菩萨,佛陀交代要敬侍如佛:对他的恭敬、对他的侍奉要跟 佛陀在世是一样的,这样才能如法喔!所以 佛陀有没有很严谨?(有)佛陀是很严谨的。只是来到末法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情势不一样,所以我们也不要求这个。所以有时候小参的时候,我们也有学员他就大喇喇地坐下啦,我们照样跟他论法,照样跟他小参,我们都不计较这个。就像《法华经》里面也有说呀:有一些人见到佛顶礼三拜,然后右绕三匝,对不对?这样的人很快可以得法,很快可以成佛;可是有的人见到佛点个头也坐下;有的人招个手;有的人不闻不问就坐下来。都可以,只是因缘不同嘛!所以我们也能了解这件事情。只是有时候我们也会施设一些规矩,可是施设规矩的目的是怎样?要降服大众的慢心。

所以我们看看在29页的最后面的一段,这个是刘灿梁讲课,这个是从《六祖坛经》〈随缘品第七〉里面出来的。

《坛经》的内文它说:『(僧法达)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刘灿梁说:『来拜祖师,头不至地喔!』

《坛经》经文:『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

刘灿梁说:『不礼貌喔!你这样拜我,头怎么不到地呢?嗄!为什么不礼正呢?』

表示刘灿梁知道:这样是不礼貌。可是我们先看这样子,六祖对于这样子一个学人来礼拜,结果头不至地,他都呵责耶!是不是很严谨?很严谨!

说到这个,以前我是一个对威仪很不重视的人,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可是我后来就发现:我们修行是不应该这样子的。为什么?因为要修行嘛!要折伏我们的慢心嘛!

所以《六祖坛经》最后,六祖有诵了一首偈。他说:『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他在说什么呢?这个礼仪,这个威仪,是为了折伏我们的我慢大幢,为了折伏这个的,所以头没有到地,就是因为有我慢,所以就有一些罪业产生。为什么?表示那个我慢烦恼是没有被降伏的,所以说『亡功福无比』,对于我们的功德,对于我们的福德的消亡,是影响很大的,消亡很多德福德跟功德,因为我慢高涨嘛!所以说六祖就有说:要把我慢降伏下来,就应该要遵守一般的礼仪嘛!如果你真的要求法,就是要尊重法嘛!就是这么简单嘛!可是我们说的可不是要求你要这样子,我们是在辨证刘灿梁认为说:修学佛法是不需要那些礼仪的,不应该这样子。事实上他的目的是要说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外道他常常怎么样呢?会施设一些跟我们众生相应的某一些染污的东西,所以我曾经举提婆达多。前天举提婆达多(大前天),他就设了五法,因为当时喜欢苦行,他就施设比 佛陀还要严格的苦行,来说他的法高、胜妙。现在的人是想求快速『证悟』,对不对?不是现在啦,事实上以前在天竺就这样子,所以就会有『即身成佛』啊!为什么?因为跟众生相应嘛!『唉呀!那个三大无量数劫太慢啦,人家这个是即身成佛哩!』你看,跟众生心相应,同样的啊!刘灿梁他也是利用众生的这个心态,那个我慢的心态,所以他就要用这个事相上,来破坏大家折伏我慢的那个修道的心。所以事实上这些事情,都是事相上本来它不成为问题的,可是他就给你搅合搅合,弄得我们现在也不晓得该怎么办?他就是要在事相上制造一些事端。可是这是符合《六祖坛经》的意思吗?不是耶!可是他就在事相上著墨,为了要评论我们正觉,目的就是这样子。可是他也知道这又不礼貌喔!可是他说这样是不礼貌,可是他竟然评论我们某一些施设,所以他是不如实语的。

接著他(六祖)又说: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刘灿梁说:『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执著搞不清楚的地方,到底是学什么的?其实他为什么头不至呢?欸!心里高慢来!』很奇怪喔!接著他又说『入门先问主』很奇怪哦!因为原来是很清楚的,是六祖责备是怎样?因为他有我慢嘛!有慢心嘛!对不对?责备他。可是刘灿梁说:『入门先问主』,他把它转过来了,他认为法达是要来跟刘祖来对答的,要来怎样?『入门先辨主』喔!可是我们早上听我们 导师说《金刚经宗通》,如果是入门的时候,六祖应该怎么说:出家所以?对不对? 然后什么?相关来历呀!对不对?应该六祖要这样问。可是并不是这样样子。法达是怎样?他就是来求法的,所以不是入门先问主。请问刘灿梁有没有懂得入门先问主的内容?他不知道耶!表示说黄龙三关,他根本三关都过了他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入门先问主,所以他才会说:『法达头不至地是入门先问主』,两不相干。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也是不懂得公案的。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入门先问主,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是不懂得这个的。

『他还不相信你真有能耐?我《法华经》念了三千遍了,你老兄一个字儿都不识,你真比我行,听懂吗?所以一定有疙瘩嘛!到底念什么经?念到自己念成这个样子?我慢那么重?其实他不是我慢,他入门先问主。』你看看,他(刘灿梁)又重新说这是入门先问主,这个就是他误会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入门辨主』的意涵?什么地方是在问呢?什么地方在辨呢?他完全不了解。所以说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了要毁谤我们同修会,你看他所说法自语相违。他自己在《六祖坛经》这样说,结果他对我们同修会的一些礼仪的施设,他就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评论。

我们回到第16页。所以说刘灿梁本质上是偷盗了我们 导师所传的法,所以很多处他都说,我们 导师在书中所写的东西他有些评论,而且他也不正受三归依,也不归依菩萨僧宝,而且不受菩萨戒,这个就是他一贯道的本质,他一直没有舍弃,表示他一直还是维持在他一贯道的本质而没有弃舍。所以表示他前面虽然有作了一个归依,可是那个归依也是不如实的,所以他没有真正在作归依,他也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我们要知道他的过失。我们也希望他能够了知我们的善心来指出他的错误,希望他若有心要修学佛法,那很简单,光明正大的来学法嘛!修行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对不对?修行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光明正大来学法,那不是没有任何负担吗!对不对?而且也可以折伏自己的我慢。如果抱著我慢不是修行,也不可能在修行上面有任何的获得。所以我们必须再三的来传达这样的意思,希望他能够听到,能够回归到正法来。

我们讲义主要内容就到这边,我们后面还有一些部分,是我们在讲课的内容还没有讲到的部分,我们就逐一再来介绍。


回首页·目录页·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