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则 投子孤负

《普门自在》


舒州投子山 大同禅师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与人为师。』又问:『见后如何?』师曰:『不与人为师。』

问:『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如何是一大事因缘?』师曰:『尹司空为老僧开堂。』

问:『和尚未见先师如何?』师曰:『通身不奈何。』曰:『见先师后如何?』师曰:『通身扑不碎。』曰:『还从师得也无?』师曰:『终不相孤负。』曰:『恁么即从师得也!』师曰:『自著眼趁取。』曰:『恁么即孤负先师也。』师曰:『非但孤负先师,亦乃孤负老僧。』

星云法师云:《…演艺明星中的大牌,也有人说那是名牌;有信用的商家,也成为名牌;学校办得好,成为名牌的学校;一所幼稚园办得成功,也是名牌;乃至名牌的杂志、名牌的茶馆、名牌的饭店、名牌的寺院、名牌的花园、名牌的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世间的人事,是不是名牌,大众很容易评监;但是对于一些消费品,是不是真的名牌,就很难监定了。把物品做成名牌容易,把道德做成名牌,把学问做成名牌,把自己做成名牌,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既要名牌,就一定要高难度的名牌;名牌是修练而成的,名牌不是买来的东西。名牌的东西,品质也不见得就真的高人一等,然而能成为名牌,必然也有它引人之处。不过,流行的东西不名牌不重要,最好是自己做个名牌吧!》(香海文化事业公司《迷悟之间》第四辑,页218~219)

平实云:星云法师一生劬劳、奔波各洲,目的即是将自己塑造为宗教上之名牌,将佛光山塑造为世界广闻之名牌,如今已经成功。慈济亦复踵随其后,开始向世界名牌之目标进发,开始作国际化之事与业,欲获取德蕾莎修女在世界上所得之同等名望;是故近年台湾经济虽然困窘,产生大量贫民难以维生现象之际,慈济仍继续向世界名牌之国际化目标前进。由是缘故,台湾之许多壮年青年,近年来因景气不佳而失业,难以维生而自杀之案例不少,以证严慈济广大之人脉与组织,岂有不知者?而竟未能救济之,任令自杀以了宝贵之生命,仍继续向国际化迈进──注重他国之救贫等事,此亦是欲求成就世界名牌之心态所致也。

『把物品做成名牌容易,把道德做成名牌,把学问做成名牌,把自己做成名牌,就不是容易的事了。』然而星云数十年来努力经营,将自己做成了名牌,亦将佛光山做成了名牌之后,果然如星云自己所说者:『名牌的东西,品质也不见得就真的高人一等;然而能成为名牌,必然也有它引人之处。』是故,佛光山固然已成名牌,然而其内涵与品质,果真高人一等?答案绝非肯定,却是否定者。然而佛光山之星云等人,对部份初机学佛者而言:『佛光山能成为名牌,必然也有它引人之处。』

如今平实将逐年拈提星云法师个人之『修证』内涵,供养佛教界一切学人。即如此辑中所拈提者,学人读已,自知佛光山名牌之品质。然而佛光山名牌之品质虽然低劣,却有引人之处:本山道场广大,金碧辉煌;分院遍布全球各大洲,环境清幽复又皆极辉煌华丽(详见人间佛教电视台报导佛光山之日本道场:本栖寺实景。佛光山于世界各国所建寺院,大概如是);星云其人夤缘政治势力,又自设电视台而广宣传,复擅于社会人际关系之营谋,是故名声广大。由有如是诸多因缘,是故仍有引人之处,能吸引不知内情之初机学人,对此名牌产生迷信,故于了知内情者渐次离去之时,仍有新人前仆后继,不断投身于佛光山之护持行列中。

名牌自己,若对自己深具信心者,则应只作推销自己名牌之事即可,不必贬抑非名牌之平实、不须贬抑非名牌之正觉同修会;然而佛光山名牌,却恐惧非名牌之正觉同修会品质超胜,便作无根诽谤之语,如是破坏非名牌之信誉。今时平实被星云法师之无根诽谤所逼,不得不举示佛光山名牌之品质,证明平实之言绝无丝毫造假之说,皆是如实而说;今由诸大师与诸学人共同检核,名牌之事实真相,便致大白也!

名牌之营造,实不可取;星云却教人应将自己打造成名牌,全属世俗事相之法,与佛法之解脱道证量无涉,亦与佛法之佛菩提智无涉,何须以一生数十年宝贵之修行时光,用来刻意打造虚幻不实之佛教界名牌与国际名声?如斯而行,却与佛法之修证,完全背道而驰;如是名牌者,显示佛教界之一项事实:越是名牌,品质越是低下。越是名牌,越是不肯安份修行;将本应用来修行之时间与钱财,用来打造名牌者,则是越发远离佛法修证者,则是佛法修证品质越发低下者;反而远不如安份守己、老实修行而非名牌之诸多小法师、小道场也。一切学人于此真相,应须留心,以智辨别。是故,佛法般若之修证首要,乃是求证禅宗开悟明心之境界,由是缘故,便举投子孤负公案,共诸大师学人说禅:

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因一僧问:『牛头法融禅师未见到四祖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呢?』投子禅师答曰:『当别人的师父。』那僧又问:『见到四祖以后又是什么境界呢?』投子禅师答曰:『从此就不敢再当别人的师父了。』

牛头法融禅师见四祖前,乃是以定为禅,专在意识心上用功,是故显现许多定境,招来鸟兽衔花供养,四方闻名,因此多诸学人拜以为师;牛头法融却不能了知自己正堕于意识心中。后来四祖闻其名声,乃往见之,为其说法,方知此乃意识心修行所成之定境,不能了得生死,只成个世间圣人,于了生死一事,于法界体性之实相修证上,终非正法,乃尽舍之,不复显现定心境界;以为一切境界皆空尽,便是四祖所说之般若境界,如是之故,鸟兽悉皆不曾再见其复现定境神异境界,乃不复衔花供养。

然而牛头禅师如是境界,却又堕于一切法空之空无见解中,同于今时印顺、星云、心定、昭慧、传道……等人,皆以缘起性空、一切法空之断见论,以如是顽空观念之证解,作为般若之证量。由于认定一切法空即是般若解脱,故认为一法不立即是佛法,一切法皆空即是般若,从此不肯再让人拜以为师(编案:牛头法融禅师见四祖等事,详见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第九十九则『牛头怖佛』公案)。

且道:牛头见四祖前之与人为师,及见四祖后之不与人为师,投子如是二答之语,意在什么处?岂是专言与人或不与人为师者?莫错会!错会者,小心投子晚间入梦来赐尔三十棒;梦中正挨棒时,莫怪平实未曾先言。

复有僧来问:『诸佛出世,只因为一件大事因缘而来。如何是那一件大事因缘?』诸佛出世之因缘,详见《法华经》所说,谓『开、示、悟、入』佛之所知所见也。经中具说佛之所知所见者,乃是真如心也;佛地之真如心,即是因地之第八识如来藏心修除二障习气种子后所成者也。是故诸佛示现在人间时,悉皆欲令大众亲证此第八识心。投子禅师闻此僧问这一件大事因缘,便开示曰:『尹司空(司空为古时官位之名衔)为老僧开设法堂。』

只如诸佛出世之因缘,乃是为令众生证得法界体性之真实相;投子禅师竟说『尹司空为伊开设法堂』,即是诸佛出世之因缘。且道:投子禅师说者,究竟是不是?若是者,是在什么处?若不是者,因什么道理说伊不是?尔星云大师既是名牌道场、名牌大师,可还道得么?试道看!若是真能会得者,平实今后不再拈提大师!料尔星云大师亦将不敢再无根谤余也!亲证如来藏者,已亲证知一切种子皆在自心如来藏中记存故,由此证实因果之不虚故!

有僧上问:『和尚您未见翠微无学先师时,是什么境界?』投子禅师答曰:『通身都不奈何。』那僧不解投子之机锋,又问曰:『那么后来见了先师以后又怎么样呢?』投子禅师答曰:『通身都扑不碎。』那僧却不懂得直下荐取,又问曰:『有没有从您的师父那里得到什么?』投子禅师更答曰:『终究不孤负他老人家。』那僧完全不曾领解投子禅师言外之意,更又问曰:『若是这样的话,就是从先师那里得到法了!』投子禅师见伊根本不知言语上之机锋,乃进一步指示曰:『你可得自己用眼睛去看取。』那僧懵懂,又问曰:『若是这样的话,那您当时可就是孤负先师了。』投子禅师见伊问得越发远了,便诃责那僧:『你非但孤负了先师,也真的是孤负老僧了。』

学人学禅时,自心如来其实随时分明现前,然而使尽吃奶力气参究之后,却又个个皆道不知,正是通身不奈何。及至悟得,方知通身扑不破,假饶诸天天主合其神力为一大力,亦不能扑破之。此事虽然要因师悟,却是自己原来本具之境界,非从修禅而得,非不修禅而得。一切学人皆当自己著眼荐取,莫要辜负平实诸多老婆言语。且道:通身不奈何底,在什么处?尔星云法师既是临济法脉传承者,对于座下学人,应当有以教导,且道:在什么处?尔若欲会,来问平实者,平实但答:『通身扑不碎!』一切学人若有所问,平实悉作此语,更无二语,未审星云大师还知平实意在何处么?若能真实知得,便见投子禅师如在眼前!若不会者,且以白土烧个名字牌号送来,平实甫接得,当场望地上扑碎,且要教尔会去!

颂曰:

通身是饭饿死人,头顶没水渴死汉;

未见先师不奈何,见后何曾相违犯?

造名牌,烧名瓷,通身分明眼自暗;

烧成名牌且掼碎,空手相见亦璀灿。(调寄鹧鸪天)

(由公案拈提第七辑《宗门密意》录出)


回首页·目录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