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 --15

《护法与毁法》


上平居士云:【我们姑且先不去评价萧所批判的物件(上述汉藏法师)本身的观点如何。在我看来,首先检讨一下萧用来度量他人的尺子本身是不是『直的』,这更为重要。如果证明了他所持的尺子本身是『歪的』,那也就不言而喻,他用这把尺所度量的结果是根本不用考虑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看清萧用来批判汉藏大德所用的『尺子』,我们先引用他的两段文字:

1、……(保唐无住禅师)乃普告大众:『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避声尘之所转。当知闻无生灭,闻无来去。』……(P49-50)

对保唐无住禅师的开示,萧是这样评价的:『相国杜鸿渐读过《楞严经》,便将所读底取来问保唐无住禅师,保唐便借题发挥,更道闻性见性不生不灭。然而《楞严经》中却说见性闻性之常存者,非因缘性,非自然性,乃是如来藏性;……此诸体性夜夜断已,复能朝朝再起,皆依如来藏而现,非无因有……』(P51-52)(按:注意!萧认为因为见性、闻性夜夜断已,复能朝朝再起,因缘而生,故是生灭法,非真如自性。)『保唐无住禅师以觉知心离念状态认作真如心,以觉知心住于空明境界,不灭此心之觉知,安住此境界中即谓解脱,……今者保唐禅师所述无念之觉知心正是识阴,乃是意识,住于空明觉知之境,正是想阴……』(P57-58) 『于今之计,当于见性闻性想阴识阴所在之处,速觅闻性想阴之能生者----空性如来藏;觅得后,方能真解《楞严经》也,方知平实言之不虚也。』(P53)(按:注意萧在这里把保唐所说的见性闻性当作了识阴,属生灭法。)】

略覆:上平居士上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拈出一大段 平实先生《宗门血脉》第二七一则内容,其目的主旨即在说明:他认为『保唐所说的见性闻性』即是真如自性,而非 平实先生所言『见性闻性之常存者,非因缘生,非自然性,乃是如来藏性,依如来藏方能出生见性闻性觉知等性』。

能见之性,要有八缘--明、暗、通、塞、缘、虚、浊、清,方能起用;若除如来藏不计,尚须八缘和合,方能由如来藏生起能见之性,若缺其中之任一缘,即无能见之性,是故能见之性由众缘所成,非是佛性,《楞严经》中八还辨见,已具足宣示,云何上平居士仍说『能见之性』即是佛性?能见之性如是,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知觉性亦复如是,悉由众缘所成;众缘所成者必将复因众缘离散而坏,则非常住不坏之实相法,无有不坏法体,云何可谓之为佛性?

若如保唐无住禅师所说,而可名为证道,则一切常见外道亦皆是佛门之圣人也,同以六根六识六尘合生之见性闻性乃至觉知性作为常不坏法故。若尔,佛法应无亲疏,佛法应同外道,不须 世尊降生人间四处游行辛苦说法四十九年也。见性乃至知觉性等,常见外道早已宣说为常不坏灭之实体法故。然见性乃至知觉性,悉依六识之现行而生,六识若断(如眠熟闷绝),则见性乃至知觉性悉灭;如是世俗常识中可以证验检查,可以确认是夜夜断灭之法,云何可以谓之为佛性?

复次,见闻等六性,既依附于六识而生,乃是六识之性;六识复依六根六尘为缘,方由如来藏生,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因,是故楞严说根尘识及见等六性虚妄已,归结六识六根六尘及见等六性于如来藏,说一切法之体性皆由如来藏生--非因缘生、非自然性,乃是如来藏之一部份体性。如来藏展转生起见等六性时,仍自安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中--仍然一向离于六尘之见闻觉知--不论见等六性现不现起,祂仍常住不断,真悟者悉可明见;乃至眠熟闷绝之际,一切悟者皆能见其现行不断。如来藏于遍一切时现行运为之中,恒离见闻觉知; 佛恐世人不解,故向阿难云:『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上平居士及保唐无住禅师,俱皆错认藏识所生之六识之性以为佛性,则堕佛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之中;于能知能见之性中,建立能知觉性为实相法,即是无明之根本。若能于知觉等性之中,觅得同时并行之『无见、无闻、无嗅、无尝、无触、无知觉』者,斯即涅槃心、无漏心、真净心也。

《阿含经》中亦云:『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然名色缘识生。』名乃受想行识四阴,名中识阴既有七识,此七识心之『名』复由『识』生,当知『名』所生之见性乃至知觉性悉由第八识生,第八识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既如是,藉『名』与色为缘而生之见性闻性知觉性等六性,云何可谓即是佛性?佛性非断非常故。

佛依如来藏之常恒性,故说见性闻性……知觉性等不变不异;由如来藏具有能起见性知觉性等,而其所起如是六性,若五根不坏,则见性乃至知觉性悉皆可以不变;若五根俱坏,受未来世生,五根具足圆满已,如来藏仍将藉缘现起见性乃至知觉性。此谓:依如来藏说见等六性不变、不异、不坏,见等六性之实相即是如来藏--非单由因缘生、非是自然有--由如来藏藉缘而生;是故一切人不得离如来藏而言见等六性不变不坏,否则即是曲解 佛旨、断章取义也。

上平居士如是云:『我们姑且先不去评价萧所批判的物件(上述汉藏法师)本身的观点如何。在我看来,首先检讨一下萧用来度量他人的尺子本身是不是「直的」,这更为重要。』这真是岂有此理! 平实先生评论古今汉藏法师大德,一向据实以陈,有证据才能说话,并且皆举示于书中,焉有不据实陈述汉藏诸师本身之观点,而以一己之偏私,胡乱批判诸方大德者?岂是乱扣诸方大师善知识邪见、外道见之大帽子者?显见非此! 平实先生所用以来度量他人的『尺子』--就是『亲证如来藏』的功德,也是以圣教量为尺子。一切法,在以如来藏为根本,为生命实相的圣教量诸经的检验下,是否可以自圆其说?亦或触处凝滞不通?若未能触证如来藏,自然无法现前证验如来藏之诸多体性,于生命实相因此产生种种之虚妄想,对于三乘唯识经典更觉晦涩难懂,泰皆以一己之意识思惟而曲解佛意,实可悲悯哉!上平居士正是此中之翘楚也!P157-162


回首页·目录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