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集 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

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相关法义,这一句开示是引自《胜鬘经》中,是属于佛法中非常核心的知见,同时与真正的修行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能够对于这些法义有正确的了解,那对于我们在佛道修学上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开始我们来看“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这句圣教的开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不难理解,但是却涉及佛法中的核心法义,因此如果没有经由善知识的教导与解说,实际上其道理可以说是难以了知的。而这里面想要正确理解这句圣教的开示,当然要知道这里所指的“心”指的是哪一个心,因为每一位有情的心不只一个;而要先确定这个心是哪一个心,还得先要知道每个有情有几个心以及不同的心之各别体性,知道了之后,由前后文的关系才能确定这句开示里面的“心”是哪一个心。

  我们先来看在《胜鬘经讲记》第六辑中,平实导师对于这句经文的开示:【如来藏出生了前七识而有烦恼产生,可是这些烦恼都不会与如来藏相应,所以“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讲的是如来藏而不是……意识觉知心。但七识心相应的烦恼却会落谢在如来藏心中,所以就会染污了自性清净如来藏心中的种子内涵。】(《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69-170)因此由上述开示可以了解这句圣教讲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心。因为每一位有情都有的这八个心里面,只有第八识是不与烦恼相应的,因此“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这句话里面,讲的这个心指的是如来藏心。也就是说,如来藏只是配合收藏七转识所熏习进来的烦恼种子,但是却不与这些烦恼种子相应;而要转变这些烦恼种子,也是必须要透过七转识的修学与观行才能成功。相同的,如来藏也只是单纯地依外尘而对现内六尘相分境,祂对于内六尘相分境也不分别,也不会起贪染厌憎的心行,这才是吻合如来藏的体性。

  也就是说,因为如来藏不缘六尘境界,并且具有真实如如的体性,因此当然不会在六尘境界中生起任何烦恼。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如来藏不与六根本烦恼与二十个随烦恼心所法相应,自性清净,因此当然“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譬如,在《成唯识论》卷3中圣 玄奘菩萨开示:【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也就是说,尚未成佛前,一切有情的阿赖耶识都是与五遍行心所法相应,而不与包括烦恼与随烦恼心所法在内之其他的心所法相应,所以说阿赖耶识不与烦恼相应。

  经由上述之概要说明,相信诸位观众已经能够大致了解“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道理,而当然前提是必须要信受八识论,否则就无法接受正确的法义。那相对的,如果是损减执之六识论者,他们就会很直接把“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心”当成是意识心,因此为了想要表面上吻合经中的文字,有位六识论者便产生了:【因为法法是不相到的,各住自性,烦恼是烦恼,心是心,就是同时能生起,也还是互不相入,……。】(《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252)这样错误的说法。也就是这种说法,他认为意识心是可以不受烦恼心所法影响而住在意识的自性,那这显然违背意识有三性的正理。也就是意识因为与种种心所法相应的关系,而能显现出善、恶与无记性,并不是意识不受心所法影响而继续安住自性。

  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中开示:【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法,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这里的“随烦恼”是说,诸烦恼都会跟随着众生的意识心的意思,也就是各种烦恼会“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而产生“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的现象,因此烦恼心所现起时就会令意识心染污。所以有些经教中形容这种现象为“烦恼缠心”,所以令众生无法解脱。

  另外,因为烦恼对意识心能产生种种恼乱、染污、束缚与障碍,因此可以用不同的名相来称呼。譬如在《显扬圣教论》卷1中的开示:【如是烦恼杂染,种种义差别故,立种种名,所谓: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暴流、轭、取、系、盖、株杌、垢、烧、害、箭、所有恶行、漏、匮、热恼、鬪诤、炽然、火、稠林、拘碍,如是等义名差别。】由此可知,烦恼对于意识心之影响有多大,包括各种面向的影响,因此绝对不可能是与意识心“不相到的,各住自性”。然而上述论中所开示的种种烦恼,却都是与如来藏心不相应的,这才是“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正确道理。

  因此从上面的探讨,大家就可以知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中的心,不能用意识心来解释,否则就会衍生出许多法义上的问题。这也就是说,八识论的正知见是学佛的先决条件,如果不信受八识论,就不可能成就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见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在经教中也开示说,我们的第八识是“非闇非照,不在心”,譬如在《佛藏经讲义》第三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重点就是“不在心”,不要落在众生所知心上面来修行,要想办法去实证非众生心的如来藏“无名相法”。】(《佛藏经讲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33)也就是说,一般众生总是以所知的意识心之境界及体性来思惟所有法义,而实际上经教中有些内容是在开示如来藏心,因此修学者就要谨慎地抉择法义,才不会有所误会。所以圣教中特别要提醒有一个根本心,祂是“非闇非照,不在心”,不可以用全部的名相,认为都是意识心,把祂套用在经教文字中所出现的心上面;而要对于法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及现观,当然是要去亲证这个与意识心体性完全不同“非闇非照”的如来藏心。

  同样的,在《佛藏经讲义》第三辑中,平实导师也开示:【既然如此,祂出生了我们以后就不需要重复再有我们五阴的法性。那我们这个五阴是三界有之一,不需要重复。】(《佛藏经讲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0)也就是说,第八识的法性与五阴的法性是不相同的,因此不能用所知的五阴法性套在第八识上。而在悟前尚未亲证如来藏心,因此就必须要从善知识那听闻有关实相心的种种道理,并且依教奉行,将来因缘具足就有实证的机会。在《瑜伽师地论》卷75中也有这样的譬喻:【譬如有人,尽其寿量习辛苦味,于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也就是如果有人从来都是尝辛味与苦味,那他是无法想像、猜测或者相信,这世间有这个蜂蜜或黑糖的美妙之味道存在。所以连世间法都这样了,何况是这微妙甚深的无上法如来藏?所以说第一义了义正法是不可思议的,必须要从善知识那里受学才能够有机会证得。圣 弥勒菩萨上面所开示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般人都会用现在之所知去推度自己未知的道理,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在探究生命与宇宙之实相,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教导,那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说,善知识在佛法之修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

  为了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来看在《成唯识论》卷5中,对于心所法有这样的开示:【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也就是说,心所法是会与心王一起出现生起的,意识心王不现起,就不会有意识的心所法现起,因为心所法是要“助成心事”;也就是心王需要心所法协助才能成就种种的法,所以有意识心王出现的时候,才会有意识之心所法出现,单独心所法现起,是没有这种状况,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心王出现的时候,也必定会有一部分的心所法跟着出现来帮助心王,所以说:“若见王时,亦见臣等。”或者说:“说王来非无臣等”(《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99),这里是把心所法与心王相对而当成“臣”来形容。因此依据上述解释,大家就可以知道心所法“恒依心起”的道理。

  另外,“与心相应”的意思是说,譬如意识心王与意识的诸心所法是会相应的,是有关连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上面曾经说过诸烦恼心所法会“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等等,相对的善心所法就会让意识心能行善净业而得解脱。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心王与心所的关系,因为:“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现行”(《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6),也就是譬如眼识与眼识的心所法都是依于眼根才能运作,而且是“同一所缘”,所以心王与心所是有密切的关系,绝不是独立无关的。同时在唯识法义中,心所法是心王的“亲所缘缘”,也就是心王能够缘心所法,因此也绝对不是上述六识论者所认为的心王与烦恼心所法是“不相到的,各住自性”。另外由心所法“与心相应”的法义,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的心,祂所相应的心所法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也是我们在深入八识心王法义的一个重要知见。

  所以,既然心所法“恒依心起,与心相应”,又是“同依一根”、“助成心事”,因此当然是“系属于心”。所以心王与心所法的关系,本质上是心王为主,心所法为辅、为助伴的关系,或者说心所法是心王所有之法。因此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既然心所法“系属于心”、是心王所有,因此我们的意识心王就应该好好运用善心所法,而不要被染污心所法牵着走,也就是应当增长善心所法的势力,而损减烦恼心所法的势力。所以在《优婆塞戒经》卷2中开示:“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这就是说,当烦恼对众生自在,在历缘对境时,众生便无法不让烦恼心所法现起,因此被烦恼带着走;所以修学者应当轻贱诸烦恼心所法,因为当这些染污心所法现起的时候,是有过失的,不仅不利自他,同时如果没有加以对治,其势力就会因为熏习的关系而越加强盛,乃至因为烦恼的关系而造诸恶业。因此,需要观察染污心所法的过失及善心所法的功德,有了功德与过失的对比,这样就能够逐渐转染得净。

  因此可以说“轻贱烦恼”也是一种修行及观行上的方便善巧;当然相对的,我们就要重视善心所法,令其势力增长。在烦恼心所与善心所中,有些是相对的,譬如贪与无贪、瞋与无瞋、痴与无痴、害与不害、信与不信、放逸与不放逸、昏沉与轻安、懈怠与精进、掉举与行舍、无惭无愧与惭愧等;也就是染污法的势力衰减,也就相对的让善净法的势力增强。相信大家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应当能加速自己修学的速度。相对的,如果认为“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心是意识心,那就变成意识心不触烦恼,不会受烦恼影响,这样就变成误认为不需要去对治烦恼了;那这样如何修行呢?由此可见,知见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胜鬘经》中还有一句经文的开示:“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这句圣教应当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同样的道理,这里所说的自性清净心,指的仍然是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形容祂:“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而因为第八识含藏着七识心相应的染污种子,因此才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这并不是说第八识的清净体性被染污了,而是说这第八识本来自性清净,但同时含藏染污种子,所以说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因此,不可以如同有些六识论者,把这里的自性清净心解释成意识心,这样就会变成“意识心是自性清净”的错误解说。

  平实导师在《胜鬘经讲记》第六辑中也开示说:【因为意识不论是在善心位或不善心位,从来都不能够说是本来自性清净的。……既然有时善、有时恶,当然就不能够说祂是自性清净心。……在染污种子没有究竟清净以前都会有恶性存在,……。】(《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75)因此,如果把意识心当成是自性清净的话,便会造成与意识心实际的体性不吻合,因为意识与善、恶及无记三性相应,同时也会与大家观察到的实际状况不一样。因此如果意识心是心性本净的,那就应当如同如来藏一样,其体性不会被染污;可是经文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而意识心本身日日断灭,不可能如同如来藏一样储藏染污种子,因此变成六识论者只能解释成“自性清净的意识心,其体性会受到染污”,这就违背了意识不是心性本净的事实,同时也落入法义之自相矛盾。所以正确的是“第八识含藏着七识心相应的染污种子”才对。因此,从这里我们同样是可以知道:解读经教时必须非常小心。相对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六识论者,举凡圣教中所开示的有关第七识与第八识的法义,他们都将无法理解及修证,乃至严重者将衍生成谤法的后果。

  另外,我们再来看在五位百法中,前二位是心王与心所,心王称为“一切最胜”,心所称为“与此相应”,也就是心所法与心王是会相应的;而这里面所谓的相应,却只有意识心与五十一个心所法全部可以相应,其他的前五识、第七识与第八识就只能与部分的心所法相应,而且都不尽相同。而五十一个心所法中有二十六个属于烦恼与随烦恼心所,各个心王与这些烦恼与随烦恼之相应状况也有差异。因此从诸心王与心所相应之状况与差异来作了解及观行,也是深入法义的一种方式;同时了解诸心王与烦恼、随烦恼相应或不相应之法义,也有助于有效率地修除烦恼性障。当然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心王能够与善心所相应的力量增强,而令心王与烦恼或随烦恼心所法相应的力量能够逐渐减弱。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作几点简单的结论:

  第一点,在经论中出现的“心”字非常多,而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佛菩萨在经论中指的是哪一个心,不可以误认都是在说意识心,这样才不会误解法义。同样的道理,譬如“空”字也有可能有几种说法,包括空相、空性、空界、虚空、空无等不同的意涵,这是我们在阅读经教或善知识之著作时要非常小心的。

  第二点,七识心王与烦恼心所法是会相应的,而且关系密切,烦恼心所法对于七转识心王会产生种种的系缚;与烦恼不相应的心,只有永远都是真实如如的如来藏心。

  第三点,修学者应当经由法义思惟,了解善心所之功德与染污心所法之过失,经由功德与过失之对比,就能够逐渐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第四点,依据八识论正理才能够正确理解经教的法义,因为这样才能够吻合实相界与现象界的缘故,这也是我们在许多节目中所经常强调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